累计观展人数12万人次!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今日落幕
历时五天的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即将落下帷幕,8月31日上午,中国吉林网从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东北亚博览会精彩纷呈,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
多国政要嘉宾共襄盛举,推动国内外“朋友圈”持续扩大
共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20733名嘉宾参会参展。重要外宾方面,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副部级以上政要及驻华使节现场出席。与会领导方面,全国政协和商务部、中国贸促会、海关总署的4位领导同志出席会议;浙江、安徽和香港特区等14个省(区、市)的副省级领导带队参会参展。重要客商方面,44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及大型跨国公司高管,6100家国际组织、国内外知名商协会、采购商代表,7641名外宾参会,客商邀请层次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
会议活动务实高效,各方交流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拓展
博览会秉持“以展促贸、以会促投”办会理念,聚焦产业和项目对接,注重经贸与人文交流,共举办主体活动、主题活动和系列活动34场,构建多层级、宽领域的交流机制。
坦诚沟通激发新共鸣。成功举办开幕式、第四届东北亚地方合作圆桌会议、东北亚产业园区对话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工商界代表吉林行等活动,增进互信、强化交流,着力加强环保、旅游农业、教育等领域合作,共谋合作新前景,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经贸合作展现新方向。成功举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会暨产业对接会、俄罗斯商务日、中日经贸交流活动暨氢能产业对接会、中国(吉林)与韩国经贸交流会,发布“吉林省开发区优秀营商案例”“2025 数字智慧园区、绿色低碳园区案例”,深入开展项目推介和产业对接,进一步提升氢能等领域的对外合作水平。
对接交流取得新成果。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系列推介发布活动、第九届东北亚智库对话会、2025吉遇浙里—长三角知名企业家走进吉林暨吉林省冰雪装备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接活动、第八届长白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对接会,搭建“政银企研”长效沟通平台,首次公开发布冰雪装备产业专项支持政策,形成一系列合作成果。
展览展示精彩纷呈,为消费扩容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博览会主要体现在“两多两新”:一是展位数量多、前沿科技多。二是参展企业新、形象展示新,是展示创新技术产品最密集的一届东北亚博览会。
采取“展示+体验”融合办展模式,创新设计“4+2”展览框架,即4个主题展馆和2个特色展区,总展览面积7.3万平方米,设置国际标准展位3620个,国内外参展企业1029户。其中,东北亚、欧美及“一带一路”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45个国家和地区参展企业275户,兄弟省市参展企业375户,省内参展企业379户,7万余种国内外品牌商品线上线下集中展示。24户世界500强企业,14户中国500强企业参加展示。
截至目前,累计观展人数达12万人次。
现代化产业馆里,集体亮相了省内外汽车及零部件、石化、轨道交通等领域最新发展成果,卫星、碳纤维、生物制药、氢能等领域最新产品,人工智能全生态链、智能机器人、航空材料及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低空经济等领域最新技术。
开放合作馆里,集中展示了东北亚国家贸易、投资、基础设施、能源、科技等领域经贸合作成果,东北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一体化等领域发展成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产业链上下游承接发展成效。
新消费新服务馆中,集群展出了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最新产品,冰雪装备、首店首秀、养老装备等领域重点产品,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民俗游、边境游等特色文旅产品和服务,互动体验感历届最强。
国际及港澳台特色商品馆中,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264户企业参展,全面展示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优势产业、优质产品和文化旅游特色。
人参·梅花鹿专区、“食尚东博·品味吉林”吉菜文化体验区内,全景展现了我省人参、梅花鹿规范种植养殖、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体系建设的新标准、新技术、新成果和吉林特色饮食文化。
服务保障用心用情,博览会社会认可度与互动亲和力得到加强
本届博览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全面优化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保障。一是细致周到,各部门、各单位、各地区在通关、现场、接待、交通管制等方面都尽心尽力做到位,在精细化、精准化、精心化上下足功夫,有效提升参会嘉宾、参展企业、观展人员体验感、便利性和满意度,营造了更加贴心暖心舒心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增强了行业口碑与群众认可。二是宣传有力,本届博览会得到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成功举办北京、长春两场新闻发布会及14场线下集中主题采访活动。截至目前,有19000余篇高质量新闻稿件在海内外主要媒体平台刊发推送。(来源:中国吉林网)